CBA 休赛期的重磅续约博弈在吉林男篮核心姜宇星身上达到白热化。据直播吧独家消息,吉林队已向这位 30 岁的锋线大将提供一份为期一年的队内顶薪合同(税前 600 万元),但联盟多支争冠球队正酝酿 "截胡" 计划 —— 不仅愿意开出 2-3 年的长期顶薪合同,更通过附加奖金条款大幅提升总薪资规模,这场围绕姜宇星的 "顶薪争夺战" 或将重塑 CBA 格局。
一、CBA 规则下的续约困局
根据 2025-2026 赛季 CBA 联赛规则,吉林队对姜宇星仍拥有独家顶薪签约权。作为 2023 年 B 类合同到期后续签两年顶薪的球员,姜宇星今年合同到期时,吉林仍握有最后一次 "锁人" 机会。若吉林行使该权利,姜宇星即使拒绝签约也无法加盟其他球队,这意味着他可能面临无球可打的尴尬境地。
但这一规则正在遭遇现实挑战:其他球队通过交易姜宇星的独家签约权寻找突破口。吉林队已与北京首钢、新疆广汇等俱乐部展开谈判,试图将这一权利转化为年轻球员或选秀权。这种 "曲线救国" 的操作,既规避了直接对抗规则,又为姜宇星争取到了更优渥的合同条件。
二、争冠豪强的薪资攻势
在自由市场上,姜宇星的价值已引发连锁反应:
- 新疆广汇:作为志在冲击总冠军的球队,新疆正以 "顶薪 + 夺冠奖金" 组合报价,据传总金额比吉林多出 40% 以上。球队近期引进文班亚马训练师等专业团队,展现出破釜沉舟的争冠决心。
- 北京首钢:瞄准锋线短板,首钢提出 "2 年顶薪 + 球员选项" 方案,计划将姜宇星与周琦、曾凡博组成新三叉戟。其管理层认为,姜宇星的突破能力能有效弥补球队阵地战进攻的不足。
- 山东高速:除锁定两名外援外,山东正以 "3 年顶薪 + 商业代言分成" 为筹码,试图将姜宇星纳入邱彪的战术体系。这种 "薪资 + 资源" 的组合拳,对职业末期的球员极具吸引力。
相比之下,吉林队的 "一年顶薪" 显得诚意不足。尽管球队强调 "用独家签约权表达信任",但 CBA 内部人士指出,这种短期合同本质是 "俱乐部规避风险的无奈之举"。

三、伤病阴影下的价值博弈
姜宇星上赛季因腰伤缺席大部分比赛的经历,正成为影响续约的关键变量。尽管他在全运会预赛中复出并帮助河南队晋级决赛,但医学专家提醒:
- 腰部伤病的隐患:这类损伤可能导致球员爆发力下降,尤其是依赖突破的锋线球员。
- 竞技状态的不确定性:姜宇星巅峰期场均 17.8 分 5.8 篮板的数据,能否在复出后延续仍是未知数。
这种不确定性,使得吉林队急于在交易市场 "高位套现",而其他球队则通过设置伤病保障条款降低风险。例如某东部球队的报价中,60% 薪资与出场次数挂钩,剩余部分需通过体能测试后支付。
四、吉林男篮的生存逻辑
作为 CBA 最具性价比的球队之一,吉林的续约策略折射出中小俱乐部的生存困境:
- 薪资空间挤压:在 4200 万工资帽限制下,吉林需为琼斯等外援预留资金,留给本土球员的预算捉襟见肘。
- 青训造血不足:近五年吉林仅培养出姜伟泽一名国手,缺乏可交易的潜力股,导致其难以通过签换获得重建资源。
- 市场价值局限:地处东北的吉林,商业赞助收入仅为广东、上海等队的 1/3,难以支撑长期顶薪合同。
这种结构性矛盾,使得吉林队在谈判中陷入被动。有消息称,球队已将姜宇星的交易价值评估为 "一个首轮选秀权 + 两名轮换球员",试图以此为重建蓄力。
对姜宇星而kai云体育app手机下载言,这次续约将是职业生涯最重要的决定:
- 经济利益:其他球队的 3 年顶薪合同(约 1800 万元)比吉林的一年合同(600 万元)多出 1200 万元,这对即将进入职业生涯末期的球员至关重要。
- 冠军追求:加盟新疆、北京等强队,可能圆其总冠军梦想;留守吉林则面临连续多年无缘季后赛的风险。
- 伤病保障:长约合同中的医疗条款,能为其退役后的生活提供更多保障。
值得关注的是,姜宇星与吉林队的情感纽带正在接受考验。尽管他多次公开表示 "对球队有归属感",但职业体育的残酷现实面前,个人利益与团队忠诚的平衡愈发艰难。
这场博弈的最终走向,将深刻影响 CBA 的竞争格局。若姜宇星成功转会,不仅可能催生新的争冠集团,更将推动 CBA 自由市场规则的进一步完善。而对吉林队而言,如何在失去核心后完成重建,或许比当下的续约谈判更具挑战性。